揭晓谜底时刻到!
翼龙
翼龙,是蜥形纲翼龙目的爬行动物的统称,含义为“有翼的蜥蜴”,与恐龙和鳄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,它们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期,但翼龙并不是恐龙。翼龙脑子大,具有良好的视觉神经系统,视觉发达,每日盘旋于海域上空,生活在海、湖边,有的以鱼虾类为食,还有的以昆虫或水果为食。
翼龙其起源于约2.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,绝灭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,几乎跨越了整个中生代。当恐龙占据着陆地时,翼龙却一直控制着天空。尽管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胚胎化石,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被古生物学家汪筱林、周忠和博士发现。由于这样一块无比珍贵化石的发现,获得强有力的证据,证明翼龙这类与恐龙同时出现又同时绝灭,比鸟类早约7000万年飞向蓝天的中生代空中霸主不是胎生,而是像其他爬行动物和鸟类一样卵生。
翼龙和恐龙二者生活在同一时代,翼龙是第一个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,所以人们经常将翼龙误认为是“会飞的恐龙”。
鱼龙
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鱼龙目大型海栖爬行动物,名字意思是“像鱼一样的蜥蜴”。虽然鱼龙看上去像鱼,但它们并不是鱼,同时也不是恐龙。鱼龙为适应于海中游泳生活,身体高度特化成纺缍形,四肢巳变成适于游泳的桨状,与鱼相似,以鱼类及其他动物为食。
居维叶曾对鱼龙有过较形象的描述:“鱼龙具有海豚的吻,鳄鱼的牙齿,蜥蜴的头和胸骨,鲸一样的四肢,鱼形的脊椎。”指出它们是一类古老的爬行动物。
鱼龙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,最早出现于约2.5亿年前,比恐龙稍微早一点(2.3亿年前),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,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。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,演化为鱼龙,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。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,最为繁盛,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。
蛇颈龙
蛇颈龙是已灭绝的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,属双孔亚纲鳍龙目,并非恐龙。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,个体较大,体躯宽扁,四肢成鳍脚,因有长而灵的颈部而得名。生活习性似现代海狮,基本上在海洋中生活,以鱼类为食,后期因为沧龙的出现,渐渐改变了猎食策略,适应了如何利用灵活修长的脖颈在海底寻找软体、贝壳类食物。
蛇颈龙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,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,白垩纪末灭绝。蛇颈龙因体型硕大无比,是侏罗纪的海洋中的霸王,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海洋。
在白垩纪末期,蛇颈龙渐渐退出海洋霸主的位置,与恐龙走向灭绝之路,而体积庞大、更为凶猛的沧龙成为了海洋中强大的掠食者。
沧龙
沧龙,德文意思是“默兹河的蜥蜴”,是有鳞目沧龙科沧龙属,并不是恐龙。它们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,拥有巨大的头部、强壮的颚与尖锐的牙齿,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巨型鳄鱼。性情凶猛,进食时的场面血腥,捕食鱼类、菊石类与海龟,还包括其他的海生爬行动物和小型的沧龙类。
沧龙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,其演化自陆地上的蜥蜴,在约7000万年到6600万年前白垩纪,虽然它的历史很短,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,但在白垩纪晚期快速繁衍生息。
其果断残忍地把其他鱼龙类、蛇颈龙类赶尽杀绝。就在沧龙家族为其蓬勃发展沾沾自喜时,来自大自然的灾难降临了,沧龙同样无法逃脱灭绝的厄运。
这些神奇的远古生物和恐龙一起在中生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当然,远古历史的精彩不止于此,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恐龙的秘密吗?那就来港博看展览吧!
展览持续至
2024年1月3日
免费向市民朋友开放
现已接近尾声
感兴趣的小伙伴抓紧时间
来和小集一起寻找答案
解开恐龙世界的谜题
观展 | 原来如此!来港博探讨恐龙灭绝真相
观展 | 来港博,恐龙找不同!
观展 | 恐龙家族在港博,成员知多少?
观展 | 上天入地,来港博探秘中生代的“恐龙王国”!
观展 | 来港博沉浸式观展,get恐龙小知识!
长假第一天,恐龙最打卡
编辑:赵锡
一审:刘玉婷;二审:吴凤;三审:冯毅
部分图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